黄胸鹀
英文名:Yellow-breasted Bunting
纲目科属:
雀形目 / Passeriformes
燕雀科 / Fringillidae
鹀属 / Emberiza Aureola
描述:中等体型(15厘米)而色彩鲜亮的鹀。繁殖期雄鸟顶冠及颈背栗色,脸及喉黑,黄色的领环与黄色的胸腹部间隔有栗色胸带,翼角有显著的白色横纹。亚种ornata额部多黑色,且比指名亚种色深。非繁殖期的雄鸟色彩淡许多,颏及喉黄色,仅耳羽黑而具杂斑。雌鸟及亚成鸟顶纹浅沙色,两侧有深色的侧冠纹,几乎无下颊纹,形长的眉味浅淡皮黄色。所有亚种均具特征性白色肩纹或斑块,以及狭窄的白色翼斑,翼上白色斑块飞行时明显可见。
虹膜-深栗褐;嘴-上嘴灰色,下嘴粉褐;脚-淡褐。
叫声:于突出的栖处鸣唱,鸣声为 djiiii-djiiii weee-weee ziii-ziii,较圃鹀缓慢而音高,且变调多为上升音调。叫声为短促而响亮的金属音tic。
分布范围:繁殖于西伯利亚及达斡尔(? Dauria)至中国东北;越冬至中国南方及东南亚。
分布状况:常见。指名亚种繁殖于新疆北部阿尔泰山;亚种ornata 繁殖于中国东北。两者迁徙均纵贯中国而至中国极南部、台湾及海南岛越冬。大量的鸟被捕捉并作为一种称为”禾花雀”的食品而出售。
习性:栖于大面积的稻田、芦苇地或高草丛及湿润的荆棘丛。冬季结成大群并常与其他种类混群。
俗名:禾花雀 黄胆 黄豆瓣 黄肚囊 老铁背 麦黄雀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查看鸟网版权声明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