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黄胸鹀(俗称“禾花雀”)
澎湃新闻发现,根据红色名录官网公布信息,在2004年之前,黄胸鹀被列为“无危”,至今短短十三年间,经历了濒危等级从“近危”、“易危”、“濒危”,如今到“极危”的四次上调。"
根据红色名录官网公布信息,在2004年之前,黄胸鹀被列为“无危”,至今短短十三年间,经历了濒危等级从“近危”、“易危”、“濒危”,如今到“极危”的四次上调。
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官网公开信息则称,在中国,为食用而对禾花雀进行的非法诱捕是主要威胁。
澎湃新闻此前报道,广东省就有捕食禾花雀等野鸟的传统。

据公开资料显示,2000到2013年,仅媒体报道的查获捕杀禾花雀的案例就有28宗,最多时,广州和韶关查获的被捕杀禾花雀数量达到10万多只。
2016年11月,国际鸟盟(BirdLife International)亚洲部主任研究员陈承彦曾对澎湃新闻表示,根据大陆多个监测点的数据,目前禾花雀的数量可能只有上世纪80年代的百分之一。
本文转自:http://news.china.com/socialgd/10000169/20171207/31775193.html